来源:棒球,作者: ,:

携手海丝城市拓文旅新机 浙江温州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市长伊莉扎·萨阿杜丁·贾迈勒(Illiza Sa’aduddin Djamal)回顾了其城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古老门户的历史,并现场提出了“跨国旅游推广”“智慧旅游举措”等四项具体合作建议,期待续写班达亚齐与温州的历史情谊。

温州龙湾小巷子,曾经只是城市中不起眼的角落,却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缩影。在这个街头巷尾逐步复苏的过程中,温州的中小企业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数据显示,2022年,温州地区的小微企业数量比前一年增长了8%,其中以龙湾区域的小巷子中企业为主力军。这不仅反映出区域经济的韧性,也折射出政策导向在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上的作用逐步显现。

在温州龙湾小巷子里,许多传统行业的手工艺店和新兴的制造业企业共同活跃。板材、机电设备、电子配件等行业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据相关统计,温州的中小微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比重高达70%以上,而这些企业大多聚集在龙湾的小巷子之中。尤其是在新材料应用和智能制造方面,温州企业一直在努力追赶全国前沿。

文旅经贸双轮驱动 各界人士浙江温州共谋“海丝”合作新篇 11月19日,2025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合作发展大会暨国际旅行商大会在浙江温州开幕,其以“融创融汇 合作共赢”为主题,汇聚国际组织和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各界人士,共同探讨海丝沿线城市在经贸与文旅领域的深度合作。

过去几年,随着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温州龙湾小巷子逐渐迎来转型升级的契机。比如,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主旋律。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温州中小企业通过引入ERP、CRM等管理系统,提升运营效率的比例已达65%。在龙湾小巷子中,创新创业的氛围也愈加浓厚,不少小微企业开始涉足电商平台和海外出口。数据显示,2023年前六个月,温州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9%,其中以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产品为重点,体现出行业绿色转型的趋势。

文旅经贸双轮驱动 各界人士浙江温州共谋“海丝”合作新篇 温州11月20日电(周健)从青瓷商船扬帆远航到数字贸易联通全球,海上丝绸之路作为贯通东西的文明纽带,已在岁月长河中流淌千年。如今,这条“蓝色动脉”正承载着新的使命,成为推动全球开放合作的重要支撑。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人力资源的变化。龙湾小巷子中的企业普遍面临招工难和用工成本上升的问题,但同时也带动了劳动力技能培训和高端人才引进。根据温州市劳动局的数据,2022年,小巷子中企业的人均产出提升了15%,而用工成本相较去年增长了12%。这表明,企业在缩短生产周期、提升工艺水平上持续发力,逐渐形成以高端制造和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随着居民消费升级,龙湾小巷子里的一些特色零售和文化创意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比如,许多小巷子里的特色手工茶、工艺品店,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电商和社交媒体的助推下,2023年,类似行业的销售额平均增长了20%左右,小巷子里的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体而言,温州龙湾小巷子正处于一个微妙但充满希望的转型期。行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市场潜力逐步释放。这区域的发展状态不仅仅是温州经济的缩影,更是中国二三线城市寻找突破、实现突破的一个范例。未来,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产业政策的倾斜,预计这里的小巷子会成为温州乃至整个浙江不可忽视的重要经济引擎之一。

浙江温州港“新三样”货物首次实现“出厂即出海” “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是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部署、浙江海事局牵头的创新举措。其探索建立以航线班期为纽带的集装箱海运全链条交通组织模式,保障班轮航线按班期准时进港、靠泊,推动集装箱班轮准点率、沿海集装箱运输效率整体提升,进一步助力港航企业降本增效、低碳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