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vr,作者: ,:

葫芦“种”出富民大产业 山东聊城探索平原地区乡村振兴路 “邑路繁花”片区的成功实践,是聊城市推动全域乡村振兴的缩影。近年来,聊城立足平原地区资源禀赋,打破“就村抓村”路径依赖,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了92个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片区,推动村庄从“单打独斗”走向“组团发展”。

德州三八路炮巷作为这座城市的历史缩影,有着悠久而独特的文化底蕴。在这条街巷中,最出名的三个地方各自展现出不同的魅力,也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变迁。要说这三个地方,不能不提的是炮巷的老瓷器市场。这里曾经是德州最繁忙的陶瓷交易中心,随着近年来手工艺品市场的升级,市场逐渐由传统的瓷器交易向文创产业转型。据统计,到2023年,瓷器文化在当地的产业链中占比达到了15%,带动了数百个相关就业岗位,也让这个行业的价值不断刷新。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文化与旅游业的共同推动,也预示着炮巷在产业升级中的新机遇。

紧接着,提到三八路炮巷,不得不说的便是那座历史悠久的老电影院。作为城市文化休闲产业链的重要节点,电影院的转型升级体现出城市文化旅游的发展新趋势。在疫情后恢复阶段,文化娱乐行业逐渐崛起,数据显示,2023年德州的文化旅游收入同比增长了18%,电影院的复苏功不可没。炮巷的这座老电影院经过翻修后,融合了现代科技元素,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也带动了周边餐饮、零售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炮巷这样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地段。

医保改革绘就民生底色 山东“十四五”交惠民答卷 目前,山东已建成运行的基层医保工作站(点)3.5万家,形成了以省市县医保经办大厅为主体、以基层医保工作站(点)和基层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一体两翼”医保服务新格局,将医保服务从“窗口”延伸到“门口”,基层民众就近办事更方便。

炮巷内的三八路老工厂遗址也是不能忽略的地方。这个曾经是当地重要的机械制造产业基地,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老工厂开始进入文创和旅游开发的阶段。近年来,政府与企业合作,将废旧工厂改造为工业遗址博物馆和特色商业区,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数据显示,到2023年,旅游相关产业在德州GDP中的比例已由前五年的8%提升到11%,老工厂的再利用成为重要推手之一。这不仅为炮巷注入新的经济活力,也让这段工业记忆得以传承,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合来看,德州三八路炮巷的这三个著名地点,都是城市历史与现代产业融合的体现。从陶瓷市场到文化娱乐再到工业遗址,私营企业的加入,以及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正让炮巷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可以预见,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和转型,这一片充满故事的土地,未来还会孕育出更多令人期待的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增值也会让德州的经济更加多元,更加有韧性。

山东“十四五”科创实现“上天入地下海”多点突破 围绕“转得出”,山东完善转化服务平台,支持高校、龙头企业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为科研成果提供概念验证、二次开发、工艺验证和中试熟化等服务,并布局建设山东省级中试示范基地40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6家。今年上半年,山东完成中试项目284项,验证科技成果318个,转化科技成果259个,有效推动科技成果由“实验室”走向“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