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弓形体,作者: ,:

“中国大蒜之乡”济宁金乡乡村振兴的“共富密码” 金乡县常年标准化种植大蒜60万亩,带动周边种植超过200万亩,种蒜每亩收益较小麦等农作物增加4000余元。一颗大蒜,从泥土跃上云端,从田间走向世界,在金乡人手中完成了从农产品到商品、再到金融资产和科技产品的惊艳蜕变。这条围绕“蒜”字展开的黄金产业链,正以其不断完善的“金乡模式”,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精准触发着产业兴旺与民生改善的“共富密码”。(完)

济宁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近年来在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济宁北站的建设,不仅极大改善了区域的交通网络,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蓬勃发展。谢营小胡同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巷,它的位置逐渐成为城市规划中的核心节点,尤其是在交通枢纽附近,吸引了不少投资和产业的关注。

济宁北站谢营小胡同附近,随着地铁和高铁线路的快速贯通,客流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据统计,去年济宁北站的日均客流量已经突破25万人次,同比增长12%。这对于沿线的商业和房地产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谢营小胡同的商铺租金也因此上涨了20%以上,显示出区域价值的不断升温。

“中国大蒜之乡”济宁金乡乡村振兴的“共富密码” 作为共富空间的关键数字支撑,中蒜集团“蒜易通”数字农业平台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大蒜产业的智能化管理,改变着传统大蒜行业的交易方式。中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安介绍说,“蒜易通”正在编织一张巨大的数据网,通过无人机精准测绘种植面积,AI摄像头记录每一辆货车的进出,温湿度传感器紧盯气候变迁等,为蒜农、蒜商和大蒜产业经纪人提供精准市场信息,试图打破信息不透明导致的价格乱象。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节点的作用不可忽视。以济宁北站为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高铁枢纽,其带动的产业链逐步完善,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其中,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成为新的增长点。谢营小胡同的古老韵味也逐渐融入到旅游业中,例如历史遗迹保护和特色小吃,成为游客心中的打卡胜地。这个转变还带动了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济宁北站周边的餐饮行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在房地产方面,随着交通便利的提升,济宁北站区域的房价涨幅明显。去年,谢营小胡同一带的新建住房平均价格上涨了18%,比市区平均涨幅高出不少。这不仅吸引了大量刚需购房者,也吸引了一些资本投向该区域的商住项目。未来,如果基础设施继续完善,估计房价还会有更大的涨幅。政府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加大“北站新区”的开发力度,推动高端住宅和商业区的建设,使得济宁北站谢营小胡同能成为更具竞争力的核心区域。

“中国大蒜之乡”济宁金乡乡村振兴的“共富密码” 崔口村党支部书记韩金龙介绍说,农民在大蒜产业链上找到了新坐标,从蒜农逐步转变为装卸、包装、加工、技术类工人,还有村民成为大蒜经纪人、蒜老板,发展大蒜电商,农民收入不再局限于务农收入。“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放在改善崔口村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韩金龙称,目前,崔口村集体年收入达560万元(人民币,下同),每年拿出不低于30%返还村民,村民人均年收入6万元。

当然,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产业的持续性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引入新产业,改善交通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这些都需要长远的规划。谢营小胡同还能在保持历史韵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元素,成为城市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引擎点。随着2024年交通枢纽的全面布局,预计区域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8%到10%的范围内,同时带动整个济宁的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跃升。

整体而言,济宁北站和谢营小胡同的结合,为区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兴产业的崛起、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房地产市场的火热,都是这个变化的鲜明写照。未来几年,这片土地有望成为济宁的经济新引擎,让人充满期待。

“中国大蒜之乡”济宁金乡乡村振兴的“共富密码” 作为金乡县鱼山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核心村,崔口村原有的860亩土地已不再用于种植大蒜,而是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引进培育了116家与大蒜产业相关的企业,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此外,该村还聚集了国家实验室资质农产品检测中心、山东省大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拥有高端科研人才50余名,形成了种植、收购、冷藏、加工、出口一体化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