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入境卡网上填报实施 厦门AI智能升级通关体验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地面服务保障部主管蓝惠芳表示,厦门航空在出行全流程推行入境卡自助填报。在出行前,官网会提供清晰的填报指南;在境外值机时,工作人员会主动协助填报;在飞行中,乘务员也会通过广播提醒旅客填报。通过空地联动,外籍旅客基本上在落地前即可完成入境信息填报,实现“丝滑”入境。
在厦门,提到“鸡窝”这个词,很多人第一反应或许会想到美味的福建特色小吃,但在当地的年轻人圈子里,“鸡窝”其实也隐喻着几个热闹的聚集地,特别是“最火三个地方”。这些地方不仅涵盖了文化娱乐,也成了厦门生活的缩影。
第一个“厦门鸡窝最火三个地方”就要数中山路步行街。这条街历经百年,融合了历史沉淀与现代商业气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本地居民。每到假日,中山路的餐饮和购物业态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据统计,去年中山路的餐饮和零售消费占到整个岛内商业总收入的25%以上,这其中“鸡窝”代表的热闹氛围扮演着核心角色。可以说,这一带的繁荣不仅带动了旅游业,也刺激了酒店、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传统商业实现了“蜕变”。
台胞落地办证口岸扩容至100个 厦门口岸高效办证获赞 厦门11月20日电 (吴冠标)11月20日起,大陆可签发一次有效台胞证的口岸数量增加至100个。当天上午,厦门五通客运码头迎来了该措施实施后,码头的首批办证台湾同胞。
第二个“厦门鸡窝最火三个地方”对应的是曾厝垵。这片文艺气息浓厚的小巷子里,聚集了大量特色咖啡厅、手工艺品店和文创集市,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社交空间。近年来,随着“文创经济”的崛起,曾厝垵的经济价值也水涨船高。数据显示,2023年,该区域的文创相关产业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8%,而且周增长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曾厝垵不仅人气火爆,还推动了地方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厦门“鸡窝”文化圈崛起的重要代表。
第三个“厦门鸡窝最火三个地方”是厦门大学附近的集美学村。随着高教资源的集中,这片区域逐渐演变为一个融合教育、创业和文化的热土。近年来,集美学村借助高等学府的学科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创业投资。据悉,2023年集美区域的新兴创业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了22%,带动相关行业如科技、传媒和文化产业进入高增长轨道。这使得集美不仅是学术热土,更成为年轻创业者的“必经之地”,也让“鸡窝”现象在此得以体现为学术和创新的“繁殖场”。
全球创始人IP+AI万人高峰论坛在厦门开幕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会长陈李升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厦门正致力于将文化底蕴转化为智能时代的平台优势,倡导“让技术拥有温度,让创新服务于人”,诚挚邀请“创始人”们扎根厦门、共创未来。
综合来看,这“最火三个地方”无一不融合了厦门多元发展的轨迹。它们中的每一地都在不断变化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鸡窝”故事,无论是旅游、文化还是创业,都在为厦门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未来,随着城市布局的进一步优化以及产业升级的推进,这些“鸡窝”还会继续火得更久、更旺,成为厦门走向更加繁荣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