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化工轻工建材,作者: ,:

金色梧桐诗意交大 西安交大第七届金色梧桐节落幕 西安11月23日电 (阿琳娜 王婧)23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七届“金色梧桐节”在落叶翩跹与光影流转中落下帷幕。本届梧桐节首次实现兴庆、雁塔、创新港三校区同步举办,各校区以叶为媒,以美造镜,以文育心,共同打造了一场秋日文化盛宴。

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西安火车站站街的去哪了”,这其实反映出城市流动和商业布局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过去,西安火车站附近曾经是人流聚集、商业繁荣的核心区域,站街小吃、零售摊点琳琅满目,成为市民和游客必经之地。随着城市规划的调整和新交通枢纽的建设,站街的“香火”似乎逐渐转移到别处去。

这里不得不提,西安近年来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力度明显增加,特别是西安地铁和高铁的扩建项目。据统计,到2023年,西安地铁运营线路长度已达330公里,比五年前增长了近150%。这一系列的交通变革带来了便利,但也让“西安火车站站街的去哪了”成为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以前热闹的站街商圈逐渐被新兴的商业综合体取代,更加现代化、整洁、规范。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 本届论坛共形成111项成果,比首届论坛大幅增长,包括中国与中亚五国签署《关于深化中欧(亚)班列合作的倡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国铁集团联合发布《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5)》等重要成果。

而且,从商户角度来看,许多曾经依赖站街运营的小贩开始向其他区域迁移。数据显示,约有35%的站街摊贩转入了室内市场或是在新商业区设点。原因非常简单:政策趋严,改造升级的步伐快,站街经营的风险逐渐增加。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城市人口流动性增强,游客和市民对购物体验和环境要求也在提高,传统的站街摊点已难以满足现在的需求。

盘活闲置资产引来“新村民” 陕西西安推动田园认养农业 “以前种地一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有1500元补贴,年底还有分红。”村民刘大爷笑着说。他如今是合作社的“田园管家”,负责指导认养人种植技术,日均增收100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另一方面,许多业内人士指出,这一变化或许可以视为西安城市转型的一部分。城市站点周边的交通枢纽不断升级,集聚的商务区和文化区也在逐步崛起,带动了整体商业氛围的人流变化。根据统计,2022年,西安的商业地产价格平均上涨了8.5%,主要集中在新兴的商务区和旅游集散地。这意味着“西安火车站站街的去哪了”,其实是整体商业格局向更高端、更现代化的方向迁移。

赣江观澜:江西安远何以“橙”功? 以标准立品质、以创新拓空间、以文化铸品牌,多方合力,方有如今独属于安远的“橙”功密码。(完)

不过也有一些声音感慨,一些传统的街头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有业内人士指出,站街确实带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市井文化,但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卫生问题等。政府在推动城市景观提升的过程中,避不开对这些老旧“传统”的调整和限制。比如,近期的改造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把站街摊贩引导到规范的市集和商业街内,逐步减少露天经营的范围。

总结下来,“西安火车站站街的去哪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迁移问题,更是一场城市结构调整、消费模式升级的折射。未来,随着西安不断引入智慧城市技术,打造集交通、旅游、商业为一体的多功能区域,这个问题还会不断演变。无论如何,变化是必然的,站街的那些风景会逐渐融入到新的城市记忆中去,只不过迁移的路径不同,甚至在形式和内容上也会出现新的创新。后续我们可以期待,西安会用更加多元和充满活力的面貌迎接未来的每一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