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件“变废为宝”艺术作品亮相广州 广州11月23日电 (记者 王坚)用瓶子改造的“卫星”,带着蓝白格纹的“太阳能板”,似在宇宙中执行任务;废弃矿泉水瓶打造的人鱼鳞片,与真实的贝壳构筑了一个绚丽的海底童话……塑料瓶、易拉罐、旧衣物等常见废弃物经创作者改造,“变身”成精美艺术品,23日在“美丽广州‘艺’启全运”生态环保艺术共创系列活动——“变废为宝”全民手工艺作品展上亮相。
广州百花丛,这座城市的繁华地段,始终像一组耀眼的明星闪耀在南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中心,广州的商业氛围和产业结构不断演变,百花丛的繁荣也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最近几年,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推动,广州百花丛的零售和服务行业表现出了强大韧性。
在广州百花丛,零售业依然是经济的重要支撑。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广州百花丛所在的天河区零售总额实现了同比增长8.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2%。这样的表现得益于广州百花丛丰富的商业资源和成熟的消费环境。随着电商和实体店的融合,传统百货与新兴线上线下渠道的结合带动了整体销售额的增长。消费升级的趋势,促使高端品牌和体验式商城频繁入驻,更好地满足了新一代消费者的多样需求。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续约运营广州大剧院 推动广州故事走向世界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自2010年开始运营管理广州大剧院。15年来,剧院累计举办演出超四千场,超过2100个中外院团的5万多名艺术家在广州登台献艺,其中柏林爱乐乐团、斯卡拉歌剧院、马林斯基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国家话剧院等国内外知名院团纷至沓来,《图兰朵》《战争与和平》《剧院魅影》等世界经典与《雄狮少年》《马可·波罗》《醒·狮》等本土原创爆款交相辉映,让“在家门口看世界级演出”成为广州市民日常。
广州百花丛所在地区的服务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文化娱乐、餐饮、休闲旅游等行业的收入占比不断提升,2023年上半年,广州百花丛周边的餐饮收入增长约12%,显著高于市区平均水平。特别是在餐饮方面,本地特色和国际化元素并存,让广州百花丛成为了吸引年轻人和游客的热点。旅游业的复苏也带动了住宿、交通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多元联动的产业链。
制造业虽然在广州百花丛区域的比重有所降低,但也在进行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公司不断涌现,推动产业链的高端化。数据显示,2022年广州科技产业产值增长了15%以上,而广州百花丛作为创新创业的集聚地,逐渐成为技术转 移和创新孵化的核心地区。先进制造业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区域的产业层次,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澳门学者同盟名誉主席、澳门旅游发展智库会长张健中表示,规则衔接是奠定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基石和法制基础保障,机制对接的核心要义在于打破行政区域的壁垒,优化区域内的行政资源,构建起高效畅通的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协同运行体系。
人们常说,广州百花丛不仅是商业的“花园”,更是投资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活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地区的潜力,尤其是在商业地产和高端住宅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广州百花丛附近的商业办公楼空置率下降到10%左右,而租金水平稳中有升,说明市场对该区域的信心持续增强。
广州百花丛的未来依然充满潜力。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推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能力,这一地区的集聚效应将更加显著。结合政府推动的绿色发展和智能化建设,广州百花丛作为未来创新和繁荣的集合点,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无疑会逐渐加强。对于投资者和企业来说,这片“百花丛”正是一个值得深耕细作的热土,潜藏着无限的可能。
(粤港澳全运会)“食在广州”织就民族团结幸福味 本届全运会创新采用“多酒店接待”模式,打破传统“运动员村”集中住宿的形式,却以更精细的服务实现了“吃好、睡好、住好”的承诺。在分散住宿的格局下,餐饮服务成为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广州赛区将尊重民族餐饮风俗习惯作为服务保障的重要一项,用一道道特色美食搭建起各民族交流交融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