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独家代理授权书,作者: ,:

市场规模连续11年保持全球第一 我国快递包裹业务量缘何再创新高? 11月18日,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在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上发布《全球快递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记者从《报告》中获悉,2024年我国快递包裹业务量为1750.8亿件,同比增长21.5%;业务收入为140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我国快递包裹市场规模连续11年保持全球第一,实现月均百亿件跨越式发展,彰显出中国市场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的不断变化,上门服务的人到付款模式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特别是在家政、修理、快递等行业,货到付款不仅提升了顾客的信任感,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订单。据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上门服务的人到付款比例已经占到整体行业交易的35%左右,比五年前提升了近20个百分点。

在家政行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人到付款”,原因之一是担心服务质量无法保障,从而在支付环节上有所顾虑。数据表明,使用上门服务的人到付款方式的客户满意度高达88%,而付款前预付比例低于15%。这说明,订单的安全感和信任基础让消费者更愿意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公司在推广过程中也发现,建立良好的信誉和口碑比单靠价格竞争更能稳固市场份额。

国内外60个品牌齐聚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婚纱时尚周 三亚市商务局局长郑聪辉受访时说,打造三亚国际婚纱时尚周的初衷是搭建一个全球婚纱品牌首发首秀、展览展示、贸易交流的平台。本届婚纱周吸引了10余个国家的超八千名专业买手,国际商贸影响力较前两届显著提升。

在快递和仓储行业,“人到付款”成为促销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快递签收时支付,避免了快递丢失或货物损坏后无法追责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减少退货纠纷。据2023年的数据显示,快递行业采用人到付款的比例达到20%,且比非货到付款的订单退货率低了约12%。与此多数快递公司逐步提升“人到付款”的比例,以适应消费者对安全、便捷的追求。

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四川:“亲眼所见远比听说更真实” “每一届‘携手圆梦’活动我都参加了。这一届特别不一样,来了很多年轻人。欢迎台湾同胞都来参与两岸交流活动。”中华新住民交流协会会长卢月香此行专程携带了一把文创折扇,上书“每一条路都是回家的路”。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专程打开折扇展示,并讲述其背后的特别意义,“就是回家,(台湾同胞)必须要回家。”

修理和维护行业对“人到付款”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扩大。比如家电修理、汽车维修等,客户更青睐由技师现场完成服务后再付款的方式。数据显示,81%的客户在选择修理服务时偏向于“人到付款”的方式,认为这样可以有效控制维修质量,同时避免因前期支付而出现的信任问题。企业方面也观察到,适当使用人到付款策略,可以有效提升短期订单量和客户复购率。

第四届中国·霞浦海洋诗会举行:诗心逐浪 烟火潮生 同时,现场还颁发了第四届中国·霞浦海洋诗歌成就奖,发布历届海洋诗会成果——诗集《霞浦的海》《入海的长笛》《诗·霞浦》。

但不可忽视的是,推动“人到付款”的行业监管和风险控制也成为重点。为了避免恶意退货、骗款等行为,许多企业开始引入多层次验证机制,比如实名认证、快递单号与订单匹配、视频验收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到付款”带来的风险,也让消费者感受到更为安全的购物体验。

综合来看,未来“人到付款”在上门服务行业有望继续扩大市场份额。随着数字支付和物流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的体验和信任度会进一步提升。可以预见,货到付款不仅是一种交易模式,更成为连接供需双方信任的桥梁。这或许意味着,行业的盈利点将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服务质量和客户信任的比拼,而以“人到付款”措施支撑的市场格局,也会在未来几年内逐步稳定下来。